学习的时候,我们看到这样对地球形状的描述: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球体,更准确地说是梨形。
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真是一个梨么?
地球直径12756KM,最高峰8.8KM,最深海11km。最高峰占直径的0.069%,最深海占直径的0.086%。
地球外观真如下面这张图展示的那样么?
下面这张流传甚广的图用地球重力场模型表示地球形状,地球或者真是这样的?
但实际上这是为了突出这些特征而把地形起伏放大了几十倍的效果,而且这两张图想表达的其实也不是实际地形而是大地水准面和大地水准面差距,但即使是这样,起伏的大地水准面也是被放大了几十倍的。人眼其实是看不出来微缩版地球有多大地形起伏的,甚至连一个“两极稍扁”的椭球形都看不出来。其实,真实比例下,缩小到地球仪大小的地球地形图,你看不到珠峰,也摸不出马里亚纳海沟。
地球,在宏观尺度下非常圆,比你想象的还要圆,近乎接近完美的圆。(地球扁率只有0.003)。
(6378为赤道半径,6356为极地半径)
先整一幅地球的高度图:
对其添加点伪彩色:
会发现看不出它的地形起伏,那就把高度起伏放大500倍:
最后将生态材质图帖到地球上:
神奇吗,同学们?
最后我们再附上一张比较真实的地球形状示意图吧。
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做了一组有趣直观的研究,它们假设把地球上可用的水抽干然后汇聚在一起,经过计算机模拟出来的新地球出现后,所有人都感到触目惊心。
图片中有四个球:
大球是被抽干了水的地球样子。
最大的蓝球是地球上所有的水(包括海洋)、
中间那个略小的蓝球,是淡水。
淡水下面那个极小的蓝球,是人类可以饮用的淡水。
我们在小学地理中常被告知地球有70%的地方都是水,这里是个大水球,但现在看来,不过是地球母亲的一滴眼泪。
本文聚合整理自网络(知乎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